2022年1-10月,國內新能源重卡市場銷量達到1.7萬輛,同比大增204%,比去年全年銷量還多出了6500余輛。從細分車型來看,新能源自卸車占比達到23.61%,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02個百分點,自卸車在新能源重卡市場的份額增長僅次于牽引車(牽引車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79%);2021年,新能源自卸車在重型自卸車終端銷量占比僅有0.87%,今年1-10月,這一占比達到了10.03%,比整個重卡市場的新能源占比(4.2%)高出接近6個百分點。
這是因為,在各地承擔著基建運輸、渣土運輸和礦產運輸“重任”的重型自卸車,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新能源進程非???。在全國許多城市,不同品牌的新能源自卸車正越來越廣泛地加入到城市建設中來,扮演著與燃油自卸車同樣重要的角色。
1-10月累計實銷4010輛 同比大漲308%
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終端銷量數據(交強險口徑,不含出口和軍車),10月份,國內新能源重卡銷售1716輛,同比增長34%,其中新能源自卸車銷售457輛,環比增長5%,同比增長118%;2022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累計實銷4010輛,同比大增308%。與新能源重卡市場整體走勢有所不同,新能源自卸車市場10月份同比增幅較9月份有所擴大,再次達到破百增速。截止到2022年10月份,新能源自卸車市場自去年6月份開始的連續增長勢頭已擴大到“17連增”。今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累計4010輛的終端銷量在整個新能源重卡市場占到23.61%的份額,較上年同期(17.58%)擴大6.02個百分點。
上圖可見,新能源自卸車市場自去年6月份開始一路增長,并在2021年12月創造了822輛的最高月銷量,但這一紀錄很快在今年1月份再次被刷新,今年1月份839輛的銷量是近三年內新能源自卸車市場最高月銷量,隨后幾個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在增幅上始終保持同比大漲,月銷量上則有了起伏。從數字上來看,今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連續實現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但從另一個角度,今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平均月銷量約為400輛,比去年下半年約300輛的水平有了明顯提升,考慮到今年重卡市場終端需求乏力,工程開工不及預期,自卸車需求大幅減少,加上疫情在多地反復爆發,對新能源重卡的生產、銷售、上牌等環節均有明顯影響,所以這一提升還是很有含金量的,這也說明新能源自卸車,包括整個新能源重卡市場向上的趨勢是不可逆的。
2022年1-10月,全國有26個?。ㄊ?、區)有新能源自卸車掛牌上路(10月份無新增),在區域分布上呈現出極不均衡的狀況。河北、河南、山西等環保壓力較大、多礦廠或者明確要求渣土車電動化的省份接收了大部分的新能源自卸車份額,僅上述3個省份合計上牌量就達到2358輛,分走了今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終端實銷接近60%的份額(58.8%)。除以上3省外,山東、四川、江蘇、安徽、內蒙古和湖北等6?。▍^)新能源自卸車上牌量也超百輛,其他?。ㄊ?、區)新能源自卸車上牌量均不足100輛。具體到城市看,今年1-10月,已有13座城市新能源自卸車上牌量超過100輛。
從燃料種類看,今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技術路線以純電動為主,這也和整個新能源重卡市場情況相同。今年1-10月,在全國各地掛牌上路的4010輛新能源自卸車包括3824輛純電動車型,182輛燃料電池車型和4輛混合動力車型,占比分別為95.36%、4.54%和0.1%。
三一蟬聯月榜冠軍 解放、大運凈增 東風、福田暴漲百倍
今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一點也不輸火爆的新能源牽引車市場,就拿月榜冠軍來說,就有徐工、三一、宇通、北奔等4家企業嘗到過冠軍滋味。在8月份之前,沒有一家企業能在新能源自卸車市場蟬聯月榜冠軍,7、8兩月,徐工連續兩月摘得月榜冠軍,9月份三一重返月榜首位,10月份三一成為今年新能源自卸車市場第二家蟬聯月榜冠軍的企業。
10月份,三一集團以203輛的表現摘得新能源自卸車月銷量榜冠軍,這是三一今年第4次摘得月榜冠軍。
截止到10月份,今年的新能源自卸車領域已有18位“玩家”進入這個新興的細分市場展開爭奪,而去年同期僅有南京金龍、北奔、徐工、紅巖、三一、漢馬科技、宇通、陜汽、福田、比亞迪、東風等11家企業有新能源自卸車實現銷售。去年全年新能源自卸車市場累計銷量超百輛的企業僅有6家,今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已有10家企業累計銷量超百輛,比亞迪、大運等企業也還有機會步入今年新能源自卸車市場累銷百輛俱樂部。
2022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企業銷量表(單位:輛)
(注:上表為新能源自卸車底盤生產廠家銷量,改裝廠家銷量未單獨列出)
從增幅看,由于去年同期僅有11家企業實現銷售,且多家企業僅有兩位數,甚至個位數銷量,因此,今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以增長為主旋律,一汽解放、大運等企業是凈增長;東風、福田和比亞迪由于去年同期基數太小而實現暴漲;三一、徐工、宇通、漢馬科技和北奔則同比分別增長938%、273%、1196%、544%和71%;去年同期位列新能源自卸車銷量榜首位的南京金龍今年1-10月累計實銷僅19輛,同比下降92%,10月過后僅排名行業第15位。
從市場份額看,累計銷量排名前三的三一、徐工和宇通累計銷量均超700輛,分別累計實銷903輛、735輛和713輛,累計份額均超過15%,分別達到22.52%、18.33%和17.78%,相差并不算大;排名4-6位的漢馬科技、北奔和一汽解放累計銷量也均超過200輛,分別達到412輛、298輛和204輛,累計份額分別為10.27%、7.43%和5.09%,累計份額相差也不算太大;東風、福田、紅巖和陜汽四家企業累計銷量均超百輛,分別達到162輛、151輛、139輛和128輛,暫列7-10位,累計份額分別達到4.04%、3.77%、3.47%和3.19%。以上也是今年新能源自卸車行業累銷超百輛的TOP10企業。
結束語
2022年1-10月,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基本延續了去年最后幾個月的良好表現,平均來看比去年下半年還要好一些,1-10月累計銷量增幅也明顯跑贏新能源重卡市場大盤;另一方面,與新能源重卡市場整體走勢相同,新能源自卸車市場從去年下半年,尤其是最后4個月開始明顯“上量”,新能源自卸車去年9-12月平均銷量超過400輛,12月銷量甚至超過800輛,這也讓新能源自卸車今年能否以“12連增”收官有了懸念,但無論如何,新能源自卸車市場未來持續向好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王力汽車網[www.harbourcovecondos.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王力汽車網)"或"來源:轉載"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和豐富讀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2.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管理員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